我叫杨恩娜,是幼教战线上的一名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工作踏实认真,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一份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政治使命感精心爱教,爱岗敬业,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新世纪的品质。在工作中时刻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宗旨。深刻领会《新纲要》和《纲要解读》的基本理念,并运用到实践中,与游戏活动相结合,成为我园开展游戏活动的引路人和新观念的实践者。作为园里年轻的骨干教师,"反思,探索,创新"是我工作中不变的追求。在幼教改革中,我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做科研教改的有心人。
多年的工作实践,我积累了一些教育经验,能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在一日生活中,我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关心每一位孩子,对孩子充满爱心,我深知只有热爱每一个孩子,教育才能成功。我班有个小朋友叫龙龙,每天吃完点心,第一个进教室就蹲在地上找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也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的,只要自己喜欢就拿着玩,有几次把别人的玩具带回了家。班里的家长反映孩子带的玩具不见了,于是在自由活动中,我留意了龙龙,发现他在玩别人的玩具,有时就放在了自己的书包里。在自由活动中,我特意和龙龙一起玩,并告诉他拿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才能玩,让他分清自己和别人的区别,在和家长沟通后,龙龙从慢慢接受、理解。到现在慢慢改掉,让我更加坚定老师要正确、客观的对待每个幼儿,就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切勿片面的解决问题。自由活动留给老师更大的空间,让老师近距离的了解、观察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也让幼儿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为了适应改革的步伐,业余时间我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观念,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不断地反思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的观念更新、方法更妙,借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模式,我是这样教孩子们学习的:我班幼儿很喜欢玩建构区游戏,搭积木水平越来越高。为了挖掘幼儿的潜能,我引导幼儿做小小建筑工程师,先设计草图,再按照草图搭建,还鼓励与同伴合作搭建。这一来,孩子们搭建的兴趣高涨起来,收获多多。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学习、运用和巩固了数、形、量、比例、对称等概念,发展了空间知觉,而且培养了做事的计划性、目的性,更有意义的是促进了同伴间的合作,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我打破了旧的教育模式将集体教学改为分组教学,在教育过程中和教育效果上都有了不同。分组教学后,我感到和幼儿的距离拉近了,对每一个孩子的了解加深了。一个活动下来,能照顾到所有的孩子,而且一改过去教师在上面说、孩子在下面听的灌输式的旧模式。每次分组活动时,我都和孩子围坐在一起共同就一个问题讨论分析。并做好一个有心人,做好一个审慎的引导者。把孩子作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
在教育日益改革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我,在我园的"参与式"教研中,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我成长的基石,在教研中,我们的不同意见得到了相互交流,在各种观念的碰撞中获得了启示和灵感,树立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使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培养了教师的创造思维。我们先对教学活动中行为层面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相关的理论,结合实际在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例如:在一次"认识空气"的教学活动中,班上许多孩子在用塑料袋装空气,有一位幼儿装好空气后,迅速用力把袋子拍破了,这时,好奇心驱使一些孩子纷纷学样,活动室里啪啪啪地响,孩子们的兴致很高,使我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老师的做法肯定是先制止幼儿的这一活动,让课堂恢复平静,然后继续执行预定的教学计划。可是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懂得了应该观察、发现和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引导幼儿自我发现、主动探求答案。于是,我搁下下面的小实验,顺应孩子们共同感兴趣的活动,引导他们思考空气是怎么跑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用力一拍,空气就跑出来了?并留给他们收集信息、材料的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向父母请教,向书本请教。果然,在以后几天的活动中,孩子们把收集到的信息与同伴进行了交流。由此我明白了: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准确地接住孩子们抛来的球,还要准确地把球抛给孩子们。
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我慢慢发现孩子的学习方式史无前例地走上自主探索的道路。他们的思维活跃、兴趣高涨、学习积极、主动,乐学好学的氛围日益浓厚,孩子的主体意识得到发展。教研教改不仅提升了自己,还为我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荣誉:
2007年在西青区"百名之星"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教育工作者之星"称号。
2007年参加西青教育局"三名工程"评选,获园名教师称号。
论文类:
2008年论文《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创新能力》一文在天津市第五届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并在天津市基础教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2007年论文《日常生活中幼儿健康心理的研究》在天津市学前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2007年论文《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在天津市基础教育西青区"教育创新"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2006年论文《利用环境资源,促进幼儿发展》,在天津市基础教育"教育创新"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2006年论文《如何对幼儿进行"爱"的培养和教育》被认定为天津市基础教育区县级成果。
2005年论文《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发挥与适宜的提问》在西青区学前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5年论文《创设适宜环境培养幼儿创造意识》获第五届新世纪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4年论文《浅析生活活动区的的指导》在西青区学前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2004年论文《"爱"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获西青区第五届中小学教研教改成果二等奖。
2003年《如何对幼儿进行"爱"的培养和教育》获西青区"青年教师育人艺术成果"二等奖。
教育活动:
2006年科学活动《下落的物体》多次接受各级领导审查受好评。
2002年我组织的教育活动在天津市第四届幼儿优秀教育活动评选中,获三等奖。
2000年美术专业教师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其他:
2005年,辅导幼儿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分获美术类二、三等奖。
2005年,在西青区"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中,我编排的歌舞表演《马路护栏不能钻》获声乐组三等奖。
2005年,为幼儿编排的节目,在天津市交通安全儿歌朗诵演唱大赛中获幼儿组纪念奖。
2005年,辅导幼儿参加西青区"我梦幻中的海河"朗诵演讲比赛获一等奖,自己获优秀辅导奖。
2003年在西青区托幼院所"幼儿教师教改与实践"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
2003年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新《纲要》知识竞赛获三等奖。
2002年,辅导幼儿在天津市第十六届国际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展中获得绘画三等奖。
2002年,辅导幼儿参加西青区中小学校园艺术节,获得声乐组一等奖。
2000年在"全国第三届少儿美术杯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园丁奖。
|